征信報告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記載個人信用信息的記錄,用于查詢個人或企業(yè)的社會信用。
如果一個人的信用卡沒有及時還,或者有欠稅記錄、強制執(zhí)行記錄、電信欠費記錄等,個人信用報告上就可能顯示,在辦理裝修貸款、房貸、車貸等貸款的時候就會受到影響。
有些公司機構聲稱能修復征信,費用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一些號稱能“修復個人征信報告”的廣告就在網(wǎng)上出現(xiàn)了?!耙粭l1000元至3000元。如果修復不成功,可以退款。”征信記錄真的能“修復”嗎?你會相信嗎?存在怎樣的風險?
這兩年,社會上有機構或個人專做“征信修復” “征信洗白”的生意。在網(wǎng)上以關鍵詞“征信修復” 搜索,有多家打著“逾期征信修復”招牌的公司網(wǎng)站。
那事實是怎么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1、正常個人征信記錄申訴有正規(guī)途徑,辦理不花錢
如果是正常的個人征信記錄申訴,根本不需要通過第三方公司。個人是可以直接向銀行申請的,中國人民銀行也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定,符合信用逾期修復的幾個條件,比如系統(tǒng)信息的錄錯,或者是客戶個人信息被盜用套貸等,這些情況都可以通過官方途徑直接聯(lián)系銀行修復。
《征信業(yè)管理條例》規(guī)定信息主體認為征信機構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通過正規(guī)途徑處理征信上的錯誤或遺漏信息不僅不用花錢,還保護了個人信息安全。
2、征信領域不存在“征信修復”“征信洗白”說法
近幾年,以“征信修復”、“征信洗白”、“征信鏟單”、“征信黑名單”等為名義的騙局逐漸興起,騙取錢財、盜取個人信息,并對社會信用環(huán)境建設造成危害。
實際上,征信領域不存在“征信修復”“征信洗白”說法,征信修復和征信異議有著本質區(qū)別。征信異議本質上是一種“改正錯誤”的糾錯機制,有別于“失信后”為重塑信用而進行的修復。
3月30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重點開展“征信修復”問題專項治理的通知在發(fā)改委官網(wǎng)公開發(fā)布。
通知提出,專項治理對象主要是假借“征信修復”“征信洗白”等名義招搖撞騙,通過虛假宣傳、教唆無理申訴、材料造假、惡意投訴等手段騙取錢財或個人信息,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市場主體。
所以說,關于“征信修復”公司是假的,因為征信是不能人為干預的。大家一定不要輕易相信那些所謂的洗白征信、強制上岸的廣告。
只有平時保護好自己的征信,在辦理任何貸款產品的時候,才能一路順暢。
大家一定不要輕易相信那些所謂的洗白征信、強制上岸的廣告。若有遇到這類信息,就一定要小心謹慎,謹防被騙。
一旦不良行為被記錄到個人征信報告上,就無法人為修復或者刪除,系統(tǒng)至少會保留五年的時間。只有個人征信報告記錄良好才有機會順利申請到信用卡、裝修貸款、其他等貸款,所以說個人征信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平常一定要好好養(yǎng)好自己的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