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AV免费在线一卡二卡|一区二区国产尤物在线观看|日本免费看在线视频一区|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歡迎訪問行政處罰修復-訴訟記錄修復-企業(yè)信用修復-刑天律師團隊網站!
服務熱線: 4008091764 18854499764
當前位置:首頁>信用研究>司法信用

史詩級反壟斷較量:復盤Epic Games與蘋果、谷歌官司始末鈦媒體APP2024-01-25 16:10鈦媒體APP2024-01-25 16:10 判決書被下架意味著什么問題法院判決書下架是什么意思

訪問: 286 發(fā)布時間: 2024-02-19 03:54:54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硅谷101

如果你是公司CEO,你敢把行業(yè)中最大的巨頭給告上法庭嗎?有一家公司不僅告了,還一次死磕兩家最大的巨頭,而更有意思的是,把其中一家還給告贏了!

這篇文章我們來講講,游戲公司Epic Games和蘋果與谷歌之間的法律較量。

在過去的三年間,市值315億美元的游戲公司Epic Games,在法庭上挑戰(zhàn)了市值接近自己100倍的蘋果(3萬億左右),和市值接近自己60倍的谷歌(1.8萬億)制定的移動游戲發(fā)布和支付規(guī)則。結果Epic在官司中,雖然敗給了蘋果,但卻贏了谷歌。

為什么Epic敢告兩大科技巨頭?為什么告?又為什么告贏了谷歌卻又敗給了蘋果?法律的判決將對游戲生態(tài)和蘋果谷歌的商業(yè)模式會帶來如何的影響?

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這場壯麗的較量,Epic與蘋果和谷歌官司的始末。

01 Epic為什么告蘋果和谷歌

Epic Games的成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目前已經成為業(yè)內老牌的游戲公司。

他們不僅自己發(fā)布的游戲大受歡迎,還通過發(fā)布游戲引擎給行業(yè)內做出很大貢獻。比如“吃雞游戲”《絕地求生:大逃殺》,還有今年即將推出的的《鐵拳8》、《寂靜嶺2》,甚至自動駕駛領域里的CARLA模擬器和Zoox公司用的都是Epic公司研發(fā)的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

在推出的游戲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2017年發(fā)布的系列大逃殺游戲Fortnite《堡壘之夜》。因為能夠免費下載、隨時開玩的特性,以及隨著大逃殺類游戲近年的流行,這個系列一經發(fā)布就爆火全球,其中光是《堡壘之夜:空降行動》這一款游戲,2018年不到一年內,就積累了1.25億用戶。

而且因為它具有的社交娛樂屬性、還有各種的明星代言,讓這款游戲迅速出圈,甚至成為了年輕人中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根據(jù)2023年12月最新數(shù)據(jù),《堡壘之夜》在全球的30天活躍玩家達到了2.47億。

而Epic與蘋果和谷歌的這場愛恨情仇,就圍繞著這款游戲拉開序幕。

2017年7月,在歷時六年的內部研發(fā)后,《堡壘之夜》開放公眾試玩,一經開放就好評如潮。在這基礎上,Epic自然想更進一步發(fā)展手機版本的游戲。2018年4月2日,Epic在iOS應用商店正式上線了移動版的《堡壘之夜:空降行動》,隨后的2018年8月9日,安卓版的試玩正式開放了。

這里有必要簡單提一下蘋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之間的對比。

這兩個操作系統(tǒng)中,iOS更“閉源”:意味著所有軟件必須通過iOS App Store發(fā)布;然而安卓創(chuàng)立之初的理念就更“開源”:雖然大多數(shù)軟件通常經由谷歌Play Store發(fā)布,但是技術上,軟件可以通過第三方APK(Android Package Kit)安裝,俗稱“sideload”。

為什么這一點重要呢?因為蘋果和谷歌都規(guī)定,如果是通過自家官方應用商店下載安裝的軟件,在軟件使用中產生了支付,那么這些交易,蘋果和谷歌會抽成30%。這被稱之為“蘋果稅”和“谷歌稅”。

這就很有意思了。我們前面提過,《堡壘之夜》開始下載和玩是不用花錢的,Epic主要的營收方式是玩家下載游戲之后,在皮膚、道具等物品上所花的錢,叫做“微交易”(microtransactions)。但如果所有微交易都要被抽成30%,那Epic是不是覺得很不爽?Epic就想,有沒有辦法可以繞過這30%呢?

《堡壘之夜》一開始在安卓上就用的是“sideload”方式發(fā)布,為的就是繞開谷歌應用商店的抽成。但是這樣的做法有一個弊端,就是sideload因為沒有了谷歌官方應用商店的監(jiān)督,這帶來了嚴重的抄襲和安全問題。所以在近兩年后的2020年4月,Epic只得把游戲又放上了谷歌官方應用商城。

但是Epic還是不甘心自己游戲收入被抽成30%之多,于是一項內部代號為Project Liberty(自由行動)的大動作正在慢慢醞釀。

02 Project Liberty 自由行動

時間來到2020年年中,Epic在一次《堡壘之夜》游戲更新中放置了一些隱藏代碼,能讓玩家繞過蘋果和谷歌的應用商店,直接給Epic自己付錢。

而Epic并沒有告訴蘋果和谷歌這次更新中有這個功能,所以兩家巨頭就直接批準了版本更新。

2020年8月13日,Epic通過“熱修復”(hot fix)這種不需要應用商店批準的形式,利用上述隱藏在游戲中的代碼,正式開放了玩家繞過蘋果谷歌、直接給自己支付的功能,并給用這個功能購買叫做“V-Bucks”的游戲貨幣的玩家打了八折,鼓勵大家用自己的支付系統(tǒng)。

Epic算得挺好,從蘋果谷歌那邊節(jié)省下來的三成,其中二成福利給到游戲玩家,自己還能多賺一成。

但是,Epic是不是低估了巨頭們的審查能力。Epic開放自己支付功能的幾個小時之后,《堡壘之夜》游戲就被蘋果和谷歌從應用商店上下架了。

更精彩的來了:被蘋果下架后的一小時之內,Epic在北加州區(qū)域法庭發(fā)起了對蘋果和谷歌的訴訟。

03 Epic vs. Apple

這一看,這場法律大戰(zhàn)就是Epic事先準備好的。不然怎么可能一個小時之內就發(fā)動訴訟。我們再來細看一下Epic Games的訴訟策略。

Epic指控蘋果和谷歌違反了Sherman Act(聯(lián)邦反壟斷法)和Cartwright Act(加州反壟斷法)。然而在訴訟中,Epic并沒有尋求金錢補償,按照他們的說法,他們意不在金錢,而在于給行業(yè)創(chuàng)造更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環(huán)境。

言外之意就是,天下苦蘋果和谷歌久矣,我不為自己告,我為天下而告。這境界真是可以。

當然,蘋果也不是吃素的。挑戰(zhàn)巨頭的后果就是,巨頭對你的報復和制裁。4天之后,2020年8月17日,蘋果就威脅停止Epic使用蘋果開發(fā)者工具,這對Epic是嚴重的威脅,因為這會讓所有的蘋果開發(fā)者都無法使用Epic旗下的虛幻引擎。

因此,在《堡壘之夜》被蘋果下架后,可以說是影響到了公司游戲和引擎兩大主流產品,甚至是影響了公司生存。在這期間,Epic公司不得不向法庭申請禁止令(injunction),法庭最終暫停了“蘋果禁止Epic使用開發(fā)者工具”的行為,暫時保住了虛幻引擎這塊的業(yè)務,但法庭沒有阻止“蘋果下架Epic游戲“的行為。

而在這過程中,微軟甚至還慷慨激昂地寫材料支持了Epic,F(xiàn)acebook也在2020年12月開庭前也表示會在證據(jù)收集階段全力支持Epic。這是因為,微軟和臉書也是“蘋果稅”和“谷歌稅”的“受害者”,它們旗下產品在iOS和谷歌Play Store中產生的收入也得交這30%的過路費。

這個案子當年真的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聚焦。因為如果Epic真的撬動了蘋果谷歌這30%“過路費”的生態(tài),這意味著整個科技行業(yè)的變局。

在2020年9月28日,法院開始了第一次跟此案相關的聽證會,標志著這場案件正式開始審理。

我們知道,歐美法系的案子中,分為陪審團審理(jury trial)和法官審理(bench trial)兩類。通常來說,需要討論證據(jù)的案子由陪審團審理,如果證據(jù)非常清晰、只是看如何適用法律,那就可以讓法官自己審理。

庭審初期,法官Yvonne Gonzalez Rogers其實是推薦這個案子由陪審團審理的,因為不僅和證據(jù)相關,而且是和普通消費者息息相關的案件。然而Epic和蘋果都提議不要用陪審團制度,而是用法官直接裁決。這一點被證明至關重要,大家先拿個小本本記下來,我們之后會重新提到這一點并且分析為什么這個細節(jié)造成了后來蘋果和谷歌案件的截然不同走向。

在Epic訴訟蘋果的案件中,Epic指控了蘋果十項罪名,法院從《堡壘之夜》游戲定義、iOS應用商店是否應該審核應用、以及應用商店是否違反了引流規(guī)則等角度來審理了此案件。

2021年9月10日,Rogers法官一審宣判,案子的結果就是:十項起訴內容中,蘋果勝訴了九條,也就是說,九條對蘋果壟斷的控訴都不成立。Epic確實違反了開發(fā)者合同,需要賠償蘋果360萬美元,也就是繞開蘋果應用商店的收入中的30%。但在最后一條引流規(guī)則的指控方面,蘋果被判決不能阻止開發(fā)者告知用戶有除了蘋果之外的支付方式。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這個案件和后續(xù)。

04 判決的意義和后續(xù)

這里讓我們稍微花時間解讀一下,這個判決意味著什么呢?

首先,對于蘋果來說,它就有權利宣稱自己不是“壟斷者”了對吧。這對一個在歐美法院經常被控壟斷的大型公司來說,增加了對自己有利的案件審判的先例,非常重要。Epic敗訴的第一到第九條,主要指控蘋果違反了反壟斷法,但壟斷的是什么市場呢?

Epic主張說,蘋果在自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是壟斷者;蘋果主張說,我們這里應該討論游戲市場,但在游戲市場中蘋果完全沒有壟斷地位。而法官最終將“市場”定義為“移動游戲交易和支付”市場。

判決書中寫到:在這個市場中,蘋果占有52%到57%的市場份額;但近年來的證據(jù)顯示,蘋果只是在和谷歌形成的duopoly“雙頭壟斷”中占據(jù)著主導位置,而在法律上,雙頭壟斷不代表蘋果有阻礙競爭的壟斷行為。雖然法官也認為30%的抽成,相較于蘋果應用平臺提供的價值來說是不合理的,但在沒有明顯競爭者來比較的情況下,法院也不能做出任何直接判決。

但是這個判決有意思在十項罪名中,Epic贏得的唯一一項指控上:一審判決,蘋果不能阻止開發(fā)者告知用戶有除了蘋果之外的支付方式。這對Epic來說是一場不小的勝利,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有了繞開蘋果強制的應用內支付系統(tǒng)的法律依據(jù)。

簡單來說,在這場官司前,在蘋果手機上的任何應用中支付,都必須通過蘋果,開發(fā)者不能“引流”到自己的網站上,消費者甚至不知道還有別的方式可以支付?,F(xiàn)在,法官說,你蘋果不允許蒙蔽消費者,不許禁止開發(fā)者引流了。所以,之后的開發(fā)者可以從應用中打開一個網頁,引導消費者在第三方網頁上支付,從而繞開30%的“蘋果稅”。這對蘋果應用商店的商業(yè)模式來說,可是根本性的影響。

所以,一審判決下達后,蘋果表面上高興地宣稱勝利“法庭裁決證明了我們并不是壟斷者”;另一邊意識到最后一項指控敗訴的嚴重性,立即提出了上訴。

果不其然,加州第九巡回上訴法院暫停了Rogers法官允許開發(fā)者直接放支付鏈接的決定,只是維持了開發(fā)者可以用更多渠道和消費者溝通,比如可以更直接地發(fā)郵件。但之后在二審宣判時,基本維持了一審法官的判定,所以蘋果和Epic兩家公司將這個案子再上訴至了美國最高法院。

而就在Epic死磕蘋果之際,Epic同時也在死磕谷歌。

05 Epic vs. Google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2020年8月13日,在起訴蘋果的同一天,Epic也起訴了谷歌。起因和蘋果的案子是類似的,也是控訴谷歌存在壟斷行為。然而谷歌的回擊是,“我們和閉源的蘋果生態(tài)系統(tǒng)不一樣,我們會跟開發(fā)者合作,手機廠商也能有自己的app store,所以我們并不壟斷”。

其實谷歌雖然嘴上這么說,但因為他們旗下的安卓生態(tài)系統(tǒng)是開源的,又想要在移動領域賺的和閉源的蘋果類似級別的收入,自然要在應用商店和移動支付的大蛋糕上動腦筋。

還記得我們之前提到說,Epic一開始在安卓上是繞開谷歌應用商店,自己通過APK發(fā)布游戲的嗎?從那個時候開始,谷歌內部就秘密開始了一項名叫“擁抱計劃”(Project Hug)的行動,旨在聯(lián)系其他大型游戲開發(fā)者,通過和他們達成協(xié)議,在抽成上給予他們優(yōu)惠,從而讓他們停留在谷歌應用商店獨家發(fā)布游戲。

這些可以側面證明谷歌在安卓系統(tǒng)中影響力的證據(jù),本來都屬于谷歌的內部文件,然而,在Epic和蘋果案件審理過程中,美國的38個州和地區(qū)的政府也同時起訴了谷歌,指控谷歌應用商店存在壟斷行為,所以在這個訴訟的發(fā)掘證據(jù)階段,這些文件被揭露了出來。

而這些證據(jù)無疑是增強了Epic Game訴訟谷歌的決心。2021年7月21日,Epic根據(jù)州政府新發(fā)現(xiàn)的這些證據(jù),增補了自己的訴訟。按照谷歌自己之前的說法,手機廠商比如三星,是可以有自己的應用商店的。然而Epic的《堡壘之夜》一開始想和三星合作,在三星的應用商店上發(fā)布,但法庭發(fā)現(xiàn)的證據(jù)顯示,谷歌千方百計從中阻撓,一定要讓《堡壘之夜》在谷歌應用商店上獨家發(fā)布。

和蘋果案子不同的是,谷歌的官司采取了陪審團審理。2023年12月11日,陪審團裁定,谷歌在安卓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確實有壟斷行為,同時也用壟斷行為讓應用必須使用谷歌的支付系統(tǒng)。

06 判決解讀,以及和蘋果案的區(qū)別

很多小伙伴到這里會好奇了:為什么Epic輸了和蘋果的官司、卻打贏了和谷歌的法律戰(zhàn)?

1. 法理上的“壟斷市場”不同:從兩起案子的判決書中就能看出來,在壟斷案中,判決的根本是搞清楚“到底什么是被壟斷的市場”。像我們之前提到的,Epic和蘋果的案子中,法官裁決這個市場是“游戲交易和支付”,所以蘋果并不足以被判壟斷;但在和谷歌的案子中,根據(jù)雙方律師的呈堂證據(jù)、辯論、以及陪審團的理解,市場被判斷為“安卓應用發(fā)布市場”和“安卓應用內支付服務”。這么一來,谷歌在自己生態(tài)中說一不二的影響力就比較明顯了。市場不同的背后,反映的是蘋果和谷歌商業(yè)模式的不同。蘋果自己既做手機,又做手機上的應用平臺;谷歌只做操作系統(tǒng),但法理上本應無權干涉手機上的平臺是怎么做的。

譚昊律師,ARCH&LAKE LLP合伙人:

它的APP Store,本身就和它的這個付費系統(tǒng)之間,被認定為兩個不同的market(市場)。那這一點就是說它利用在APP Store里面的壟斷的位置,去強迫或者是引誘、威逼利誘別的公司不要再去搞另外一個付費系統(tǒng)了,或者是另外再搞一個別的APP Store。雖然我們都知道谷歌上面。其實還是可以有很多途徑可以裝第三方的APP。

2.判決方式不同:蘋果案中是法官判案,谷歌案中是陪審團判案。在歐美法系中,陪審團經常來自于普通人。他們并不像法官對法律了如指掌、不帶感情的去適用法律;普通人更容易受原告律師的感性攻勢,尤其是當這起案件中的原告相比于被告,是以小博大的“小公司挑戰(zhàn)壟斷者”的嘗試。

譚昊律師,ARCH&LAKE LLP合伙人:

因為陪審團通常是普通人,所以他通常會同情普通人或者弱者、或者說小公司。那Epic雖然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公司,我們都知道對吧?但是在這幾個案子里面,跟谷歌和蘋果比起來,那他肯定都沒得比。所以在美國的就是注意jury trial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有一個叫做David versus Goliath,就是說一個普通人跟一個大巨人之間的斗爭,victim通常都會把自己裝成一個是弱小的underdog。對手是邪惡的、壟斷的、全球第一第二的最大的公司,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覺得從這個案子里面,這兩個案子的結果不一樣。

3.整個案件中,證據(jù)對于谷歌更加不利:結合前面兩點,蘋果一直以來也是閉源的策略,反而比較一致;而谷歌不僅影響手機制造商,還有不少和游戲開發(fā)商私下簽訂合約的證據(jù),更加體現(xiàn)了它在安卓生態(tài)系統(tǒng)內近乎于壟斷的影響力。

譚昊律師,ARCH&LAKE LLP合伙人:

我覺得說在谷歌的這個案子里面,因為是陪審團的人來做判斷,很多時候Epic的律師在這里面好像就指出了,谷歌在整個案子里面其實不是特別地合作,有很多文件甚至就是沒有提供或者被銷毀了。對于這樣一些在discovery過程中間的,這樣一個improp的這些行為,對于陪審團這邊來說,其實都會更讓陪審團的人相信,谷歌這邊是有什么見不得人,或者不利于他們的證據(jù)都被他們給毀掉。

我覺得就是陪審團再加上這個谷歌這個案子里面,它本身商業(yè)模式的開放性,以及它本身就是有一些缺失。比如說它對暴雪,還有包括Epic這些公司,它都給它們提供很多的這種相當于incentive,都是幾億或者是甚至上十億的這個付費,來讓他們只是在安卓的這個系統(tǒng)里面,不去別的這個平臺去推廣他們的游戲,那這些行為其實確實都是anti-competitive的。

分析人士認為,這個裁決也出乎Epic的意料。Epic一直以來的對手其實是蘋果,Epic CEO Tim Sweeney自己也說Apple更閉源,至少應該受到和谷歌同等的懲罰。不過至少現(xiàn)在來說,總結起來就是,“谷歌允許競爭者的存在,卻又非法阻撓競爭;蘋果不允許競爭者存在,所以反而贏了”的一個狀態(tài)。

值得一提的是,早先提到的38個州政府打谷歌應用商店的另一個反壟斷案子,2023年9月達成了庭外和解;12月19日,法庭公開了庭外和解的細節(jié),谷歌同意賠償美國各州和消費者7億美元。

但目前,事情看似結束了,但實際上還沒有結束。

在2024年1月16日,美國最高法院駁回了蘋果的上訴請求,這意味著,這個案件會維持此前的判決:蘋果贏了Epic控訴十條中的前九條,輸了最后一條。對于廣大游戲開發(fā)商,可以引流消費者到自己的網站上支付,無疑是一個巨大利好;但之前就說過“打官司不為了錢,而是為了做正確的事”的Epic CEO Tim Sweeney,沒有成功在iOS上實現(xiàn)sideload和app內開發(fā)者直接支付,在推特上遺憾說到這是"A sad outcome for all developers".

雖然此項訴訟在美國告一段落,大平臺和小公司之間的角力仍會繼續(xù);歐盟旨在反壟斷、也對App Store嚴加管控的Digital Markets Act在3月7日也會開始生效。

但在30%的“蘋果稅”和“谷歌稅”被正式判定不合規(guī)之前,這項收入依然是這兩家科技巨頭的重要收入來源。財經媒體CNBC測算,2022年30%“蘋果稅”給蘋果帶來的收入達到850億美元。所以,蘋果和谷歌不會輕易妥協(xié)。

最后,我們再來回答一個問題:Epic Games這家公司為什么骨頭這么硬?

如果天下苦蘋果谷歌稅久矣,為什么不是其它公司,而是Epic這家公司沖出來做了反抗壟斷的戰(zhàn)士呢?公司背后的領導者是誰,擁有著這樣的決絕和信念呢?

07 Tim Sweeney: 壟斷挑戰(zhàn)者

1970年,馬里蘭州的一個只有四萬五千人人口的小鎮(zhèn)Potomac上,Tim Sweeney出生了。從小時候起,他就對各種機械和電子設備感興趣,并喜歡拆開它們研究背后的原理。十歲的時候,Tim第一次接觸到了游戲廳里的游戲機,并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電腦還不發(fā)達的80年代初,熱愛上計算機的Tim在編程和創(chuàng)造游戲上的天賦很早就得以顯現(xiàn)。

11歲那年,Tim去加州拜訪家人,見到了當時新出的IBM電腦,就此學會了編程語言BASIC。15歲時,Tim就是頗有能力的程序員了。大學期間,父親給Tim買了一臺IBM PC XT 286電腦。Tim不喜歡當時的電腦上自帶的文本編輯器,決定自己動手寫一個;寫著寫著,他發(fā)現(xiàn)可以寫出程序,讓電腦上不同的圖形移動起來。不久,Tim便在編輯器的基礎上,寫了自己公開發(fā)布的第一款游戲ZZT。

ZZT這款游戲,也第一次讓Tim這個從小不太合群、喜歡自己鉆研東西的電腦極客,發(fā)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聯(lián)絡和分享的價值。他在媒體采訪中說:“突然間,建立這些程序并看到其他人享受它們并且對它們感到非常興奮,真的改變了我對制作軟件的看法。突然之間,它不再僅僅是一種智力練習,而是一種與世界分享的方式?!?/strong>這一點對Tim日后對于軟件開源、開放的觀念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Tim的商業(yè)嗅覺也一直是敏銳的。在90年代初,大家可以在實體商店內購買游戲,也可以通過“共享軟件”的方式來玩。所謂“共享軟件”,就是一開始的部分是免費的,旨在鼓勵大家分享、試玩,吸引玩家為剩余部分付費。是不是覺得這就是如今”Freemium“模式的前身?在當時被游戲商Apogee Software的創(chuàng)始人Scott Miller所倡導。而Tim非常欽佩Scott的商業(yè)頭腦,直接給Miller郵寄了一封信。

日后大家才發(fā)現(xiàn),這種近乎愣頭愣腦式的直接、打破砂鍋問到底,其實是Tim的一貫風格:幾十年之后,他同樣直接地給Tim Cook寫了郵件,交流無果后,在法庭上直接硬剛了硅谷兩大巨頭。

回到Tim早年時期。幾番書信過后,在Scott Miller的建議下,Tim開始通過BBS宣傳自己的游戲,并從Potomac的老房子中將游戲軟盤一份份直接寄給下單的玩家。郵寄游戲的公司名字,就是“Epic MegaGames”。

Tim Sweeney對公司早期的這段成長經歷十分珍惜。2016年3月,微軟在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上推出“微軟應用商店”之時,Tim Sweeney就在英國的衛(wèi)報撰寫文章挑戰(zhàn)說:“為什么我們要奮起反擊呢?因為自從1991年我開始郵寄軟盤以來,Epic一直以直接向客戶提供軟件為榮。”可見Tim一直以來,都提倡開發(fā)商直接銷售給玩家,而不是通過相對封閉、受到管控的平臺。

Tim這樣的理念在2010年代后尤其清晰。密切關注商業(yè)模式的他,在當時就慢慢意識到,相較于21世紀初“買一次游戲,游戲不升級”的模式,現(xiàn)代玩家更喜歡能免費玩,游戲不斷更新的“Game-as-a-Service(GaaS)”的模式,甚至可以說是最早ZZT發(fā)布時的“共享軟件”的現(xiàn)代版。

2012年6月,Epic宣布騰訊以3.3億美金收購了Epic 40%的股份,同時公司轉型GaaS模式。隨著這個決定,Epic有不少重要員工離職;但也正是因為這次堅定的轉型,才帶來了《堡壘之夜》的代表作。

但這樣的模式必定會帶來開發(fā)商和平臺分銷商間的沖突,Tim也很早就跟蘋果直接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2015年的蘋果開發(fā)者大會后,Tim Sweeney親自給蘋果CEO Tim Cook發(fā)郵件,提議蘋果把“對應用內容及安全的監(jiān)管權利”,和“應用本身的分銷權利”分開。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他倡議,在蘋果設備上安裝軟件,不需要經過蘋果應用商店,但蘋果還是有權利確保這些軟件沒有病毒。這樣開發(fā)者既可以不被抽成,蘋果也可以保護設備不被病毒侵犯。其實這在業(yè)界并不罕見,Windows系統(tǒng)、蘋果自己的Mac電腦,以及谷歌應用商店的Play Protect都是這樣做的。然而Tim Cook當時連Tim Sweeney是誰都不知道,郵件直言說“這是曾經來我們彩排的人中的某個人嗎”?近年來,Tim的觀點依舊。

2018年,Epic以身作則,降低了自家應用商店Epic Games Store的抽成,從業(yè)界標準的30%降到了12%。最近的官司前后,Tim再次發(fā)聲:“我認為任何科技公司——包括Apple和Google——如果把開發(fā)者視為出色的合作伙伴,并盡一切努力支持他們、授權他們,而不是在財務上阻礙他們,從長遠來看都會更好?!?/strong>

當然,也有反對的聲音說,其實Epic自家的虛幻引擎市場Unreal Marketplace一開始也是收了30%,只是后來隨著《堡壘之夜》的成功,才降低了抽成。還有報道說,Epic自己也“有給不同開發(fā)者支付不同金額,為了留他們在自家應用商店獨家發(fā)售”的疑似壟斷行為。不過客觀來說,現(xiàn)在Epic自己的應用商店只抽成12%,還是比蘋果谷歌的少不少的。同時Epic還給Blender,一個不少機器人和游戲大廠都使用的模擬器開源項目提供資金,以及Epic MegaGrants這樣的開源項目獎金,也體現(xiàn)了它給開源社區(qū)的貢獻。

所以,這個故事的最后,到底是正義的小公司和邪惡的大資本主義的較量,還是純粹的公司之間為了利潤和市場的爭奪,就見仁見智了。

08 1984 屠龍者與惡龍

最后的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細節(jié)。在Epic Games發(fā)起對蘋果訴訟的當天,Epic在YouTube上發(fā)布了以蘋果經典的《1984》廣告為基礎的嘲諷短片。

這是蘋果在1984年上線的廣告,旨在挑戰(zhàn)IBM在個人電腦領域的壟斷而發(fā)布的經典之作;正是在《1984》中,蘋果發(fā)布了Macintosh電腦。而36年之后的2020年,蘋果已經成為了當年IBM一樣地位、市值全球第一的科技巨無霸。

而Epic的這個短片就好像在說:你蘋果當年也挑戰(zhàn)了別的壟斷者,可現(xiàn)在也創(chuàng)立了一個自己壟斷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屠龍者變成惡龍,你的初心呢?這篇文章,我們梳理了Epic游戲公司與蘋果、谷歌兩大科技巨頭打官司的背景,官司各自成敗的原因,也解讀了判決對于游戲行業(yè)未來發(fā)展的影響。

其實這場表面上是游戲公司以小博大的壯麗故事,背后也是資本主義下各大公司對于移動游戲發(fā)行渠道和支付市場的搶奪。

我們相信雙方的較量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打破當前的格局,對于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移動應用支付者兩方面,做一個重新平衡。屆時,新的平衡會重新定義游戲規(guī)則,也會告訴公眾:大公司在平臺方面的利益是否需要保障;以及在游戲產業(yè)苦苦耕耘的Epic等游戲開發(fā)商是否也值得保護。

那這個行業(yè)日后會如何演變,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20-cv-05640-YGR, 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Northern District of California, 10 Sept. 2021.2.“Epic Games, Inc. v. Google LLC” 20-cv-05671-JD, 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Northern District of California, 11 Dec, 20233.Orland, Kyle. “Apple v. Epic Hearing Previews a Long, Hard-Fought Trial to Come.” Ars Technica, Ars Technica, 28 Sept. 2020,arstechnica.com/gaming/2020/09/apple-vs-epic-hearing-previews-a-long-hard-fought-trial-to-come. Accessed 14 Jan. 2024.4.Gartenberg, Chaim. “Google’s “Project Hug” Paid out Huge Sums to Keep Game Devs in the Play Store, Epic Filing Claims.” The Verge, The Verge, 19 Aug. 2021,www.theverge.com/2021/8/19/22632818/google-project-hug-game-developers-play-store-millions-epic-lawsuit-complaint. Accessed 14 Jan. 2024.5.Hollister, Sean. “Interview: Epic CEO Tim Sweeney after His Google Antitrust Win.” The Verge, The Verge, 12 Dec. 2023,www.theverge.com/23996474/epic-tim-sweeney-interview-win-google-antitrust-lawsuit-district-court. Accessed 14 Jan. 2024.6.D’Anastasio, Cecilia. “Epic v. Apple and the Plan to Avoid “Looking like the Baddies.”” WIRED, WIRED, 7 May 2021,www.wired.com/story/epic-games-plan-paint-itself-as-good-guy/. Accessed 14 Jan. 2024.7.Sweeney, Tim. “Microsoft Wants to Monopolise Games Development on PC. We Must Fight It.” The Guardian, The Guardian, 4 Mar. 2016,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6/mar/04/microsoft-monopolise-pc-games-development-epic-games-gears-of-war. Accessed 14 Jan. 2024.8.Totilo, Stephen. “The Quiet Tinkerer Who Makes Games Beautiful Finally Gets His Due.” Kotaku, Kotaku, 7 Dec. 2011, kotaku.com/the-quiet-tinkerer-who-makes-games-beautiful-finally-ge-5865951. Accessed 14 Jan. 2024.9.Peters, Jay. “Epic Largely Lost to Apple, but 35 States Are Now Backing Its Fight in a Higher Court.” The Verge, The Verge, 29 Jan. 2022,www.theverge.com/2022/1/28/22907106/epic-games-v-apple-amicus-briefs-states-eff-microsoft-appeal. Accessed 14 Jan. 2024.10.Miller, Chance. “Apple Wins Appeal in App Store Legal Battle with Epic Games: “a Resounding Victory.”” 9to5Mac, 24 Apr. 2023,9to5mac.com/2023/04/24/apple-wins-appeal-in-app-store-legal-battle-with-epic-games/. Accessed 14 Jan. 2024.11.Brandom, Russell. “Tim Sweeney Emailed Tim Cook Personally to Call for Open App Sales after WWDC in 2015.” The Verge, The Verge, 4 May 2021,www.theverge.com/2021/5/4/22419618/tim-sweeney-email-tim-cook-wwdc-2015-ios-open-platform-antitrust. Accessed 14 Jan. 2024.
舉報/反饋

相關內容

在線咨詢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售前咨詢專員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售后服務專員

在線咨詢

免費通話

24小時免費咨詢

請輸入您的聯(lián)系電話,座機請加區(qū)號

免費通話

微信掃一掃

微信聯(lián)系
返回頂部